槟城70岁会计经理遭遇高额网络投资骗局
摘要:近日,槟城一名70岁的私人公司会计经理因轻信网络投资广告,累计损失高达136.5万令吉,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网络投资诈骗典型案例。该案件再次警示公众,面对网络投资诱惑时必须保持理性和警惕。

根据槟城警方通报,受害者于去年12月底通过WhatsApp收到一则股票交易投资广告,承诺在两个月内实现8%至15%的高额回报。受诱惑后,他下载并注册了名为“BIONM”的投资应用程序,随后分14次将资金转入4个不同银行账户,总金额达1,365,000令吉。
直到警方调查时,受害者才发现被骗--骗子要求他再支付100万令吉作为“佣金”,以便提现其应用内声称已累计的1,100万令吉利润。此时,受害者才意识到所谓的高额回报完全是虚构,遂报警求助,案件正由警方根据刑法第420条(欺诈罪)调查中。
此外,槟城另一名62岁退休公务员也因信任一名自称印尼女子的投资推荐,先后向五个账户转账共约23万令吉,前期虽收到部分“回报”,但后续资金未获返还,最终确认被骗。
投资骗局的典型特征
- 高回报承诺的风险信号
任何投资项目承诺短期内获得8%至15%甚至更高的固定回报,均远超正常市场水平,属于典型的高风险或骗局预警。正规投资受市场波动影响,回报率不会如此稳定且迅速。
- 利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诱导
诈骗分子通过WhatsApp等社交平台精准投放广告,利用人们对熟人推荐的信任感,快速建立联系,降低受害者戒备心。
- 多账户分散转账增加追查难度
受害者被要求将资金分散转入多个账户,既方便诈骗集团分散资金,也增加警方追踪资金流向的难度。
- 虚假投资平台与App制造“正规”假象
“BIONM”等应用程序往往是诈骗集团自建或冒用,界面设计专业,模拟真实交易环境,欺骗投资者持续投入资金。
- “追加佣金”提现陷阱
骗子以提现需缴纳高额佣金、税费等为由,诱导受害者继续追加资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血本无归。
防范建议
- 警惕高收益承诺:理性分析投资回报,切勿盲目追求短期高利。
- 核实投资平台合法性:通过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证券委员会等官方渠道验证投资项目资质。
- 避免下载不明App:不轻信陌生链接和应用程序,防止信息泄露和资金被骗。
- 拒绝多账户分散转账:正规投资机构不会要求客户将资金转入多个私人账户。
- 遇疑及时求助:发现异常及时向警方或国家反诈骗中心举报
专业工具助力风险防控
在数字时代的投资环境中,借助第三方专业工具进行立体化风险评估已成为必要环节。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交易商信息查询平台,外汇天眼 WikiFX 为投资者构建了多维度的安全防护体系:
- 全维度资质审查:平台收录了全球超 3.8 万家金融交易商的实时监管数据,涵盖监管机构注册信息、牌照状态、经营年限、风险警示记录等核心维度,用户可通过名称搜索即时生成交易商的 “数字信用档案”。
- 动态风险监测:运用 AI 算法实时扫描交易商的合规动态,对监管状态变更、用户投诉激增、异常交易模式等风险信号进行智能预警,帮助投资者识别 “监管套牌”“ 地址造假 ” 等隐蔽性骗局。
- 多元信息服务:除基础资质查询外,平台同步提供 7×24 小时全球金融监管资讯、典型诈骗案例深度解析及实用防骗技巧指南,助力投资者构建系统的风险认知框架。投资者可通过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载 WikiFX 手机应用,随时获取交易商的安全评分、用户真实评价及行业最新反诈动态,让每一笔投资决策都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核查基础之上。
网络投资诈骗案件频发,且手法日益隐蔽复杂。投资者必须提高风险意识,摒弃“高收益无风险”的幻想,做到“投资前查、投资中警、投资后控”,才能有效保护自身资产安全,避免成为诈骗牺牲品。警方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防范,构筑坚固的投资安全防线。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相关阅读

警惕诈骗|黄顺舸:从未代言任何投资广告,切勿上当!
巴旺阿山区州议员拿督斯里黄顺舸澄清,从未代言任何投资计划,也未在网络设立或推广“投资群”,社交平台流传的相关广告均为伪造。其团队已报警并敦促当局下架虚假讯息,呼吁公众切勿轻信、不点可疑链接,并就可疑内容及时举报。黄顺舸提醒,诈骗手法利用AI伪造名人形象愈发猖獗,凡冠其名义的投资宣传一律不实。

警调查外汇投资诈骗“一年无进展”?MHO提呈关键证人与证据|马来西亚跨国外汇骗局最新进展
案件概况:跨国外汇投资骗局疑致约495名受害者、累计损失逾1.36亿令吉;涉案团伙成员含印尼/俄罗斯人士,疑以“高回酬”为噱头行骗。 最新动作:大马国际人道组织(MHO)向武吉安曼商罪部提交2名关键证人与3类核心证据(WhatsApp对话、转账记录、1小时20分Zoom视频)。 核心风险:社交媒体引流、假专家背书、积分或门槛式“解锁收益”、锁提现与“再入金”诱导。

马来西亚“伊斯兰”投资计划崩盘致8000万亏损 投资者呼吁彻查
232名投资者联名呼吁马来西亚当局对一项号称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投资计划展开全面调查,该计划以"伊斯兰可赎回优先股(IRPS)"名义进行营销,现已因涉嫌虚假陈述和违规操作面临审查。据悉,投资者损失总额超过8000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2.2亿元)。

退休人士误信网络投资计划,损失高达45万9千令吉!
近日,柔佛新山一名73岁退休男子因轻信网络投资骗局,损失金额高达459,000令吉。此案再次暴露出线上投资诈骗的复杂手法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提醒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网络金融安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