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也栽了!Facebook股票投资骗局曝光,损失高达RM36.4万!
摘要:金融圈并非人人都是赢家!最近,一位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在Facebook上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股票投资骗局,损失惨重,高达RM364,000!这件事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网络投资需谨慎!

这位54岁的财务经理在去年12月23日偶然发现了一则Facebook上的股票投资广告,承诺高额回报。她被高利润的承诺所吸引,点击了链接并开始投资。从2月17日到3月22日,她进行了12笔交易,总计RM364,274,分散在三个不同的银行账户中。
起初,她被承诺只要短期内就能获得高额利润,但事实上,她在试图提取所谓的利润时,却被要求再次转账,以便“提取”资金。直到她无法取回自己的钱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这类Facebook股票投资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虚假宣传:承诺高额回报,利用虚假盈利截图吸引投资者。
- 社交信任:利用Facebook等社交平台建立信任,冒充专业投资顾问。
- 小额诱饵:先让投资者获得小额回报,诱使其加大投资金额。
- 提取障碍:设置各种提取障碍,如缴纳费用、税款等,最终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警方提醒:
警方提醒广大民众,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不要轻信社交媒体上的投资广告,更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在投资前,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切勿贪图高收益,以免上当受骗!
网友热议:
- “太可怕了!连财务经理都中招了,看来骗子手段真的高明!”
- “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一定要谨慎,不要被高回报冲昏头脑!”
- “希望警方能尽快破案,追回受害者的损失!”
网络投资风险高,入市需谨慎!在面对高回报的投资机会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方核实信息,避免落入骗局!
相关案例:
近期,马来西亚多起类似案件频发。例如,一位商人因投资虚假股票计划损失了RM5.2百万;一位公司经理在Facebook上被骗了RM2.08百万。这些案例表明,骗子们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诈骗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明。
如何避免被骗:
- 选择正规平台:只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如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认证的平台进行投资。
- 核实信息:在投资前,务必核实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警惕高回报: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切勿轻信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机会。
- 谨慎转账:不要向陌生人转账,确保所有交易都是安全合法的。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相关阅读

警惕诈骗|黄顺舸:从未代言任何投资广告,切勿上当!
巴旺阿山区州议员拿督斯里黄顺舸澄清,从未代言任何投资计划,也未在网络设立或推广“投资群”,社交平台流传的相关广告均为伪造。其团队已报警并敦促当局下架虚假讯息,呼吁公众切勿轻信、不点可疑链接,并就可疑内容及时举报。黄顺舸提醒,诈骗手法利用AI伪造名人形象愈发猖獗,凡冠其名义的投资宣传一律不实。

警调查外汇投资诈骗“一年无进展”?MHO提呈关键证人与证据|马来西亚跨国外汇骗局最新进展
案件概况:跨国外汇投资骗局疑致约495名受害者、累计损失逾1.36亿令吉;涉案团伙成员含印尼/俄罗斯人士,疑以“高回酬”为噱头行骗。 最新动作:大马国际人道组织(MHO)向武吉安曼商罪部提交2名关键证人与3类核心证据(WhatsApp对话、转账记录、1小时20分Zoom视频)。 核心风险:社交媒体引流、假专家背书、积分或门槛式“解锁收益”、锁提现与“再入金”诱导。

马来西亚“伊斯兰”投资计划崩盘致8000万亏损 投资者呼吁彻查
232名投资者联名呼吁马来西亚当局对一项号称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投资计划展开全面调查,该计划以"伊斯兰可赎回优先股(IRPS)"名义进行营销,现已因涉嫌虚假陈述和违规操作面临审查。据悉,投资者损失总额超过8000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2.2亿元)。

退休人士误信网络投资计划,损失高达45万9千令吉!
近日,柔佛新山一名73岁退休男子因轻信网络投资骗局,损失金额高达459,000令吉。此案再次暴露出线上投资诈骗的复杂手法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提醒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网络金融安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