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政府停摆引发市场避险需求,黄金再度创下历史新高,逼近3900美元关口。疲软就业数据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支撑贵金属走强。美元因经济与政治不确定性承压下跌,日元与瑞郎等避险货币走强。原油市场因OPEC+潜在增产预期及美国库存增加而触及16周低点。美股在医疗与科技股推动下维持上涨,投资者忽略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因美联储政策迷雾、地缘冲突与欧美政策分歧而更趋复杂,国内则在能源与
美国政府停摆引发市场避险需求,黄金再度创下历史新高,逼近3900美元关口。疲软就业数据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支撑贵金属走强。美元因经济与政治不确定性承压下跌,日元与瑞郎等避险货币走强。原油市场因OPEC+潜在增产预期及美国库存增加而触及16周低点。美股在医疗与科技股推动下维持上涨,投资者忽略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因美联储政策迷雾、地缘冲突与欧美政策分歧而更趋复杂,国内则在能源与制造业装备领域迎来新突破 。
黄金成为停摆风暴下的最大赢家。现货金盘中一度飙升至3895.28美元/盎司,收报3865.49美元,再度刷新纪录高位 。美元走软、政府停摆引发的避险需求,以及ADP就业报告显示9月私营部门减少3.2万个岗位,远低于预期,均成为金价的上行动力。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接近99%,降息与避险共振使黄金强势延续。白银同步创逾14年新高至47.81美元,铂金与钯金小幅回落,整体贵金属市场维持牛市格局 。
美元在政治与经济压力下震荡走弱。美元指数盘尾跌至97.68,创一周最低 。政府停摆不仅导致非农等关键数据推迟,也削弱了美元的避险地位。投资者转向日元与瑞郎,美元兑日元跌至147.07,为两周低点。分析师指出,若停摆持续时间接近2018-19年创纪录的35天,美元或进一步下探关键支撑96.2一线。
原油因供应预期逆转走弱。布伦特收于65.35美元/桶,WTI收于61.78美元,均创16周低点 。市场担忧政府停摆将拖累经济,加之EIA数据显示原油库存增加180万桶,需求不振加剧悲观情绪。消息称OPEC+或在11月增产50万桶/日,但随后OPEC否认相关报道,强调需全面遵守产量协议。然而,美国产量保持高位,库尔德地区恢复出口在即,油市供需失衡风险依旧存在。
美股则表现出韧性。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09%,标普500涨0.34%,纳指涨0.42% 。医疗保健板块因辉瑞与政府达成药价协议大涨,百健单日飙升逾10%。科技板块同样走强,美光飙升8.9%,半导体板块整体反弹。投资者普遍认为历史经验显示政府停摆期间市场表现具备韧性,因此选择押注企业盈利与产业逻辑。
国际层面,美国政府停摆进入全面僵局,参议院否决临时拨款法案,非农数据或被推迟发布 。美联储因数据中断陷入“盲飞”困境,政策路径更趋不明朗。特朗普推动的裁员计划与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施压引发市场担忧。欧洲方面,七国集团同意采取措施削减对俄财政依赖,德国提出建造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站。中东局势则出现缓和迹象,哈马斯或有条件接受“20点和平计划”。
国内则迎来能源与制造业装备新突破。我国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完成组装,标志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再上台阶 。同时,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战略持续推进,为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注入新动能。
总体来看,黄金因避险与降息预期持续走强,美元承压下行,原油在增产预期与库存增加中触及低点,美股在产业逻辑驱动下保持韧性。国际与国内多重变量交织,市场不确定性仍是主导力量 。
黄金逼近3900美元创纪录,避险与宽松预期共振支撑上涨;美元因政府停摆与就业数据疲软承压,避险资金流向日元和瑞郎;原油因供应预期逆转触及16周低点;美股在医疗和科技股提振下延续升势;国际局势复杂交织,国内新能源装备突破显实力。整体市场在政策迷雾与地缘风险中保持高波动格局 。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分析师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对于任何据此进行的交易,EC Markets不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